太钢制胜

图 4月29日,中国宝武太钢集团炼钢二厂智控中心(北区)启用,揭开了太钢智能炼钢新篇章。(资料图片)

中国宝武太钢集团加大绿色钢厂建设力度,2020年成为钢铁行业首批全流程超低排放A级企业。(资料图片)

作为世界钢铁的生产消费中心,我国年产粗钢逾10亿吨,能满足绝大部分国内需求,但目前仍有70多种关键高端钢铁材料是“短板”,每年进口约220万吨,约占进口总量的20%,以特钢为主。

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入推进,“手撕钢”“笔尖钢”等一批“中国造”填补国内空白,成为市场新宠。钢铁工业高科技成色愈加鲜明,颠覆了人们对于钢铁行业“傻大黑粗”的固有认知,也让有着80多年发展历史的太钢集团迎来了高光时刻。

2017年以来,习先后两次到太钢集团考察。2017年6月22日,习考察山西钢科碳材料有限公司时指出:“新材料产业是战略性、基础性产业,也是高技术竞争的关键领域,我们要奋起直追、迎头赶上。”2020年5月12日,在考察太钢不锈钢精密带钢有限公司时强调,产品和技术是企业安身立命之本。希望企业在科技创新上再接再厉、勇攀高峰,在支撑先进制造业发展方面迈出新的更大步伐。

期望殷殷,新征程挑战重重。站在新的发展起点上,高端制造能力如何提升、科技创新体系如何构建、高端人才队伍如何聚集、绿色发展要求怎样落实?本报调研组深入中国宝武太钢集团采访,与太钢干部职工一起探寻答案。

在太钢精密带钢生产车间,伴随着机器轰鸣声,3吨重的不锈钢板经过退火软化和多道轧制,厚度由0.8毫米降至0.02毫米,变身为薄如蝉翼的“手撕钢”,成为高端和前沿制造领域不可或缺的基础材料。

“今年以来,企业订单量同比翻番,我们满负荷生产,产品仍供不应求。”太钢不锈钢精密带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、总经理王天翔满怀信心地表示,今年生产经营有望再上新台阶。

2021年是钢铁业“牛年”。中国宝武太钢集团经营绩效指标创出新高,营业收入1414亿元,利润总额152亿元,净资产收益率同比增长近4倍。吨钢利润比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整体水平高出近3倍。

钢铁业具有较强的周期性,钢企业绩常常大起大落,而太钢集团长期经营稳健,吨钢利润在行业中一直名列前茅。2016年至2020年,太钢集团年营业收入保持在800亿元左右,利润年均复合增长率达32%。

非同一般的业绩表现,得益于企业持续深耕不锈钢领域、咬定青山不放松的经营策略和战略定力。

不锈钢有着“钢中精品”之称,工艺路线长、技术含量高、生产难度大,是特钢中需求量最大的品种。新中国成立之初,太钢被国家确定为特殊钢生产基地,生产出中国第一炉不锈钢。上世纪90年代,面对进口不锈钢主导市场的局面,太钢提出要占领不锈钢产业制高点,建设具有国际水平的以不锈钢为主的特殊钢企业。本世纪以来,太钢进一步战略聚焦,在普钢和特钢之间选择特钢,在特钢中重点发展不锈钢。近十年来,太钢保持年产约1000万吨粗钢规模,其中不锈钢产能达450万吨。

“坚持打造国家不可或缺、无可替代的精品,不断扩大高科技含量、高附加值、高效益产品占比,铸就了企业独特竞争优势。”中国宝武太钢集团党委书记魏成文介绍,如今的太钢有18种特殊钢产品为国内首创,26种市场占有率第一,40多种成功替代进口,高端产品创效占85%以上。

太钢的制胜攻略,透着对自身发展条件的深入洞悉和对行业发展态势的深刻把握。这家地处省会城市太原的内陆钢厂,环境容量有限,规模发展受限,加之远离华东、华南等主要消费市场,物流成本明显高于沿海钢厂。在钢铁业价格竞争激烈的态势下,太钢惟有与对手错位竞争,做到先人一步、技高一筹,方能以新制胜,永立潮头。

党的十八大以来,我国经济转向高质量发展,原材料工业危与机并存。太钢集团以“支撑先进制造,创造美好生活”为使命,以结构调整为抓手,面向国家发展急需、消费升级需求、未来发展需要,不断拓展新的应用领域,创造和引领新的需求。

一是心怀“国之大者”,做强高等级不锈钢。以支撑国家重大战略、重大工程和先进制造业发展为重点,太钢全力攻克“卡脖子”难题,发展战略类、使命类产品,助力打造“大国重器”。

福建霞浦60万千瓦示范快堆核电项目,是国家重大核能科技专项。由于第四代核电主设备要在最高650℃的环境连续工作40年不更换,加上安全性要求,对不锈钢材料的抗辐射、耐高温、高强度、抗疲劳和稳定性等综合性能要求极高。面对技术挑战,国外不锈钢企业望而却步,国内同行也深感力不从心。2018年底,在设备厂家举行的招标交货进度协调会上,几家企业均表示,不放宽标准就做不了,也保证不了进度。

“当时我们经过自主试验,率先生产出完全满足各项性能指标的钢板,希望订单越多越好。”太钢集团核电事业部经理李志斌说。此后太钢小批量产品检测顺利过关,给项目设备制造方吃下了“定心丸”,一年内3次追加订单。太钢提前完成供货任务,满足了重点项目急需。

神舟飞船、华龙一号、超超临界火电机组……这些国家重大工程的背后,均有太钢产品作为支撑。

二是引领消费升级,推广优质不锈钢。到2019年时,我国不锈钢人均消费量仅约17公斤,与一些发达国家相比差距明显。以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发展为导向,太钢强化特色不锈钢精品研发,为社会提供更长寿命、更低成本、更优性能的不锈钢材料,让越来越多的绿色产品成为传统用材替代者,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。

太钢人研发“笔尖钢”的故事,经过媒体的广泛传播,已为人们耳熟能详。作为制笔大国,我国每年要生产400多亿支圆珠笔,而作为原材料的笔尖钢却长期依赖进口,受制于人。经过太钢人艰苦攻关,笔尖钢实现自主生产,进口产品价格“腰斩”,国内制笔厂不仅节省了采购成本,交货期也更有保障。“我们1吨钢能加工近500万颗笔尖,产品合格率达到99.99%,并且采用的是环保配方。”太钢不锈线材厂生产技术室主任叶文学说,2021年,太钢笔尖钢产销量已占国内市场近四成份额。

小小笔尖钢,只是太钢不锈钢产品广泛用于民生领域的一个缩影。不锈钢水管大规模进入北京城市副中心、雄安新区等城市供水系统,超纯铁素体材料为青岛胶东国际机场航站楼屋面披上“不锈铠甲”,抗菌不锈钢用于高端餐厨具,不锈钢电梯板扮靓百姓生活……

三是抢占时代先机,打造新材料高地。当前,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突飞猛进。不锈钢行业已走过百年历程,新材料发展方兴未艾。为决胜未来,太钢勇当弄潮儿,大力发展高端碳纤维,实施钢铁主业与新兴产业“双轮驱动”。

北京冬奥会训练场,国产碳纤维雪车惊艳亮相。其速度能达到每小时160公里,满足了低风阻、高可靠、可操控等一系列要求。而构成雪车主体结构与壳体材料的碳纤维,就来自太钢旗下的山西钢科碳材料有限公司(简称山西钢科)。

碳纤维号称“黑色黄金”,是一种含碳量在90%以上的强度高、重量轻、耐腐蚀、热膨胀系数极小的新型纤维材。